二面剖析腹背受敵的國內童裝品牌市場
2011年11月初,聯合國為菲律賓女嬰丹妮卡送上象征“70億寶寶”的蛋糕,這意味著世界人口總量已達到70億。目前,中國有近3億兒童,每年還將增加1000萬以上的新生兒,隨著國內二胎生育政策的逐步松綁,在未來幾年內迎來生育高峰已是大勢所趨。那么在這樣一個背景條件下國內童裝市場將何去何從?小編就此帶你解析未來國內童裝市場的競爭態(tài)勢。
一:強勢遭遇國際硬實力
隨著以NIKE、阿迪達斯等國際大品牌的陸續(xù)進入中國童裝市場,以及其它資本對于童裝市場的虎視眈眈,國內的童裝企業(yè)所面臨的將不再是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國內企業(yè),更多的將面臨國外具有成熟市場操作經驗和強大資源支撐的新一輪競爭。這絕不單純體現在價格或生產制造能力的競爭上,更多的體現在品牌的全面競爭。
細分童裝群體市場。市場還是那個市場,所不同的是市場需要針對性的細分,只有群體界定清楚,才有利于企業(yè)。童裝市場,從市場具體來說可以分為0歲嬰兒裝、1-3歲幼兒裝、4-6歲小童裝、7-9歲中童裝、10-12歲大童裝、13-16歲少年裝6個細分市場。做好童裝品牌這樣細分是因為兒童在0-16歲發(fā)育過程中,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以及成長特征都是存在差異的。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細分,因此做童裝品牌無論從服裝款式還是顏色上來說可以用“肆無忌憚”四個字來形容。這就是幼兒期兒童的心理和生理典型特征。
定位童裝品牌受眾。做好童裝品牌童裝市場和做好成人市場大的差異在于,童裝市場的消費者由兩種人組成,其一是童裝的使用者即兒童,另外一個就是購買童裝的決策者和參謀者即兒童的父母。做好童裝品牌童裝產品的這種特殊性就為品牌提升帶來了難題,是鎖定使用者兒童還是兒童的父母?畢竟這二者的判斷決策力可是有天壤之別的。
定位品牌價格。做好童裝品牌價格定位關鍵點:在童裝市場中有兩大類產品,一類是泛濫的低價貨,這些產品無品牌意識,大量充斥市場;另外一類是高端貨,走品牌路線。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兒童這個群體在自身成長過程中,其心理和生理都處于高速變化時期,這就導致產品的周期比成人市場的產品周期更為短暫,甚至父母們在決策購買的時候,會因為孩子的身體每年都在成長變化而產生臨時性湊合的想法。這種情況的大量存在,導致消費者在采購產品的時候,往往會選擇那些性價比高的產品作為,因為這樣的衣裝即使丟棄了也沒什么值得可惜的。
國內童裝市場被一片看好,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服裝業(yè),如果說還有后一塊“金礦”尚未開發(fā)的話,那非童裝領域莫屬。國際知名品牌童裝系列產品的強勢入華,有弊也有利,國內童裝企業(yè)除了加強自身的產品建設外還要加強針對國內市場,生產符合國情的童裝產品。
二:狠斗國內空白市場
今時不同往日,國內童裝品牌素來在行業(yè)就存在不小的市場份額,以廣派、浙派為代表的企業(yè)從十年前便已嶄露頭角,國內童裝品牌發(fā)展至今卻始終沒有誕生如同運動、男裝一樣令人側目的。
國內童裝形態(tài)。中國童裝行業(yè)有廣東、浙江、福建、湖北四省的生產基地,擁有完整的產業(yè)鏈,就整體而言,廣東板塊以產品設計、生產優(yōu)勢取勝。此外,上海、北京、深圳也有一些童裝品牌,主要以品牌輸出、品牌化運營為主。國內活躍的童裝品牌主要有:小豬班納、巴布豆、叮當貓、兔仔嘜、巴拉巴拉、杉杉童裝、紅黃藍、紅蜻蜓、貝貝依依、貝因美、ABC、紅孩兒、嗒嘀嗒、安踏KIDS、特步KIDS、西瓜太郎、淘帝、小玩皮、皇家寶貝、海崴、派克蘭帝、加菲貓、鄂爾多斯童裝、芭比娃娃、好孩子、麗嬰房、JEEP童裝安奈兒、JOJO、嚕嚕貝兒、黑貓警長等。
國內童裝競爭力。國產童裝品牌力整體偏弱,批發(fā)占到了70%有余的市場份額,國內童裝品牌打出品牌旗幟的童裝企業(yè)僅占10%左右,而且具備能與洋品牌抗衡實力的更是鳳毛麟角。國內童裝品牌行業(yè)存在嚴重的兩極分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啞鈴型”競爭勢態(tài)。一頭是洋品牌占據了大量的高端國內童裝品牌市場資源,另一頭則是國內企業(yè)以低附加值的產品填補了國內童裝品牌大眾市場,國內童裝品牌聲音極弱,期待強勢品牌的出現。
現如今中國童裝行業(yè)市場竟爭非常激烈,中國童裝消費均呈現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童裝行業(yè)成了服裝業(yè)發(fā)展的一個新增長點,中國將進入第三次生育高峰期,將形成一個龐大的兒童消費市場。童裝行業(yè)市場成為了服裝業(yè)的競爭焦點和新的藍海。童裝行業(yè)的發(fā)展在不斷變化著,給我國的童裝行業(yè)帶來新的機遇,同時也是相當大的挑戰(zhàn)。
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小編認為,對比國內外童裝行業(yè),品牌形象塑造的差距只不過是意識上的差距,而這在童裝行業(yè)里并沒有太高的壁壘,國內文化是完全可以打開童裝設計的思路去迎合兒童心理的,只是國內童裝行業(yè)在這方面還欠考慮。國際品牌較為注重直營與加盟店的營銷形式,國內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yè)具備此勢力,只是還沒有意識到此形式在品牌形象塑造與維護中的真正意義。
無論品牌價格還是品牌形象亦或是品牌定位,都是現如今國內兒童市場發(fā)展的需要。只要認真分析市場,認真做好品牌定位和走向,那么這樣的品牌終究會贏得童裝市場的青睞。
- 分享到:
- 更多>>